怎么避免把微电影拍出学生气
拍摄前期工作
包含写本子、选本子、选角色。纪录片拍摄指描写、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电影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纪录片不需要演员来表演。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、地点、情况应该与实际情况一致。宣传片制作一部宣传片的制作过程中,策划与创意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。精心的策划与优秀的创意是专题片的灵魂。要想作品引人入胜,具有很强的观赏性,独特的创意是关键。微电影拍摄在所有的创作人员陆续选定以后,制片人要根据拍摄计划安排各个创作部门投入准备工作。具体来说,筹备期各部门要完成以下一些准备工作。剧本并不是编剧写成什么样子就拍成什么样子,导演一定要有完善剧本,更改剧本的能力,剧本并不是字数越多越好,也不是文笔越花越好,剧本要的是创意是画面,每一个导演都要把故事通过画面呈现出来,所以剧本一定要有画面感。导演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演员,颜值和演技同样重要,只要他适合角色他就是合适的演员,当然0演技的演员就不要用了,因为他会毁掉整部影片。要学会启发演员,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可以把握好人物角色,导演要学会启发演员演技拙劣会秒出戏,故事的不精彩会让观众中途退出。
后期工作
调色。后期很能挽救一些东西,要是有会调整补光色差的技能,相当出效果。
剪辑
要直接避免low感,画幅全给剪成电影画幅。当然要看构图。 后期剪辑时,要注意找参照物,剪辑点要准确千万不要多一秒也不要少一秒,多了少了每个人都能看的出的。空镜头剪辑时,动接动,静接静。画面组接,用两极镜头。
配音
对于只有单反的我们来说,很重要,如果有条件的话,尽量在拍摄的时候,将所有的声音都额外记录一份(同期声)。拍摄时录同期声,录演员对话,放入单独音轨。否则有刮风下雨,演员声音录不进来,后期配音加进去又太有分离感。我们有一次补录音,下着大雨的戏,对话声和雨声已经很和谐了,在雨声中 看着雨中 边讲台词边远去的男主,突然听到一声咽口水的声音…吞咽、喷麦、不剪气口,粗劣........
重点说拍摄期的,很多人以为,拍摄可以稍微草率一点,反正后期可以做嘛! 想多了,首先你AE Pr没那么强,其次,有那么强也拯救不了。每一个镜头都要做好,尽量多用运动镜头,摄像师要提高自己手持摄像的能力,小斯,滑轨能用的都要用上。不会后期调色的相机色彩要适时调整,饱和度,锐度,对比度可以根据影片风格调成自己想要的色彩。
拍摄期的工作
1 机位设定
①微电影拍摄至少有两个以上机位最好,学生常用单反即可,重点是两个单反的牌子最好是一样的,参数也要调成一样的。我们有过尼康和佳能索尼混用,后来剪辑直接色彩曲线乱掉,剪不到一起,感觉白拍了
②拍摄时,尽量多拍,反复演几次,不同角度去拍去刻画。(演员最好记住自己的表演、台词、走位)一般情况下,观众不会嫌角度多了,电影是平面艺术,所以用多机位多角度、甩镜头等才能把空间感制造出来。(纵深调度也可制造空间感,下文详)
③利用摄影机作戏:淡入淡出——变换光圈和焦距。用摄影机作戏比后期要好,而且速度也可以用画变来控制。
2 打光
千万千万不要只使用自然光。 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,就是拙劣粗糙的灵魂。 大部分大学生微电影拍摄中,直接使用自然光。
最好有轮廓光。有时候演员和背景粘在一块儿了,被摄物体没有被点出来。所以要有轮廓光,从演员后面打,使被摄物体剥离。
夜景更得把灯光控制好,不然太暗观众累,太亮不合逻辑。
要让你的片子视觉优质,主光在哪儿必须考究,副光(主光:副光 = 2 : 1)不用拉倒,正侧逆光来拍剪影,轮廓光来剥离人,背景光来区分人和环境。 如果拍摄短片时,没有太多精力去考究画面,那首先打好光。在构图上,就再尽量多搞对称、黄金分割,好不好不知但总不会错。
3 场记
导演看景,排演,定分镜头。
无论是记录片还是故事片,一定要有人写分镜头脚本和做场记。时间不够,必要的分镜头脚本可提前写好,远景示排场,中近景陈对话,特写表细节等等,都是事先要有计划的
【eg:《唐人街》剧本很优质,但导演有一个镜头处理得相当让人失望。开场几分钟,主角为安慰来者而迅捷地拿酒,很有塑造人物机智敏捷的作用,结果…结果罗导给了个中景还是背影!观众啥没看见。相当于零表现。】
场记要记好这场戏的拍摄注意点,构成画面逻辑。
ps:拍摄的时候要养成对应分镜头脚本记下镜头号的习惯,这样既方便后期剪辑,又能让整个拍摄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一定要注意电影拍摄方向性问题。
如敌对双方,一队画左走向画右,另一队拍摄时就必须从右向左。如《一个勺子》里,陈建斌去城里时从右到左,回就从左到右。如跟踪,警匪方向要统一,但此外还得有一个镜头,将两人同时放在画里,才知道谁跟踪谁。如对白,涉及轴线问题,简单地说也是画左对画右的问题。
场记和导演要提醒演员记住动作,演员不能乱演,不记住动作,那么剪辑时就接不起来,穿帮。以前我们拍两个人吃饭谈话,反复拍,台词还好是一字不改地说了,但是演员每次自己发挥些小动作,桌上的菜分量也不一样了,剪在一起就是个笑话…
像这样,镜头移动速度、镜头移动方向、拍摄时间、演员表演节奏点等,都需要被纪录,以免剪片子、补拍、故事的画面表现逻辑出现纰漏,上不了档次。
4 调度
一场戏准备好了,就要有导演安排调度,演员如何走位,走到哪里说什么,演得快还是慢,镜头如何去跟,至少要设定个大概。 推拉摇移升降甩,摄像机的每一个运动必须是有目的有内容的,不要乱晃,抖,否则,手持着相机激动地跟进和拉远,观众观影的时候就会直接体验到摄影身份的存在,这就是导演和摄影身份暴露。好的调度,要让观众体会不到导演的镜头设计,专注地看画面看故事。只有细想起来才明白每一帧都是导演的设计。
另外,新人拍片子太过于平面,没有空间感,观影无趣。所以要多用建筑、树、饰品构筑前景,导演尽量充分利用透视纵深调度,造成空间透视纵深感。
发表评论